Tel:18322092789

思拓锐测控

STRBW-II建筑外窗外门保温性能测试装置

STRBW-II建筑外窗外门保温性能测试装置用于对建筑外窗、外门、玻璃保温性能的检测。

产品参数

  • STRBW-II建筑外窗外门保温性能测试装置

    一、产品用途

    用于对建筑外窗、外门、玻璃保温性能的检测。

    二、产品适用标准

    GB/T8484-2020《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》

    三、产品主要技术参数

    热箱温度:19℃~21℃(可设定)

    冷箱温度:-19℃~-21℃

    环境温度:20℃

    热室温度控制精度:±0.2℃(19℃~21℃)

    冷室温度控制精度:±0.3℃(-19℃~-21℃)

    热室湿度控制范围:<20%

    热室湿度传感器精度:±3%

    洞口尺寸:2.2m×2.1m (试件尺寸也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做)

    整机外形尺寸:5m×3.9m×4.2m

    制冷机组功率:3.7kw   380V

    热箱加热功率:门窗:800W 220V   

    冷、热箱调整至稳态时所用的时间为6小时,进入预稳定时间(已经进入稳态)为4小时,记录时间3小时。

    温度传感器分辨率:0.0625

    电源要求:380V    15KW

    论相结合,试件装卡好后,只须启动计算机,便可自动完成全部检测内容,其数据采集、计算均自动完成。其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控制主要体现在:

    a)系统温度全部自动调控

    热箱、冷箱、环境温度全部由计算机系统进行调控,使系统能够较快进入试验状态,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各测温点都符合标准要求的温度值,使检测工作顺利完成。

    b)系统各测温点温度自动监控

    门窗保温检测中的130余个测温点,抗结露因子检测中的20余个测温点的温度采集、适时显示、温控曲线动态显示及温度计算均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管理。

    c)系统加热功率自动控制

    计算机通过功率模块,对热箱和冷箱中的电加热器的供电电压进行调整,以实现对电加热器耗散功率的自动控制。

    2、系统全封闭防护方式

    在热箱、冷箱外部加装环境套层,并在环境套层内加装加热和制冷装置。自动进行环境温度调控,使热箱、冷箱有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,完全排除了外界对系统的温度影响,保证了系统按国标的精度要求,对外窗、门、进行保温性能检测。并免除了用户对试验室围护结构的改造。

    3、系统实现高精度测试 

    由于采用最先进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技术,并将系统的PID调节与模糊控制理论相结合,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控温精度。

    4、系统实现使用耐久性

    为使系统实现使用的可靠、耐久性,除系统的关键配置选用最先进的之外,在防护系统材料选择上,我们选择使用EPS板(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),该材料中的空气能长期留在蜂窝内而不会发生变化,因此保温性能长期稳定不变,该材料化学稳定性好,耐酸碱,具有很好的使用耐久性,且具有一定的抗压,抗拉强度,由于以上优点,EPS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绝热材料。而PUR板(聚氨酯泡沫塑料)泡沫中的发泡剂比空气导热系数小,随着时间增长,发泡剂因扩散作用不断与环境空气进行置换,致使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导热系数随时间而逐渐增大。

    5、在设备联网条件下,支持用户使用手机对设备进行试验过程的控制及数据查询,实现24小时在任何场所对设备的操作。

    四、我公司STRBW-II型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与其它同类产品主要区别

    序号

    思拓锐(天津)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其它厂家

    1

    按国标规定在热箱采用电加热器加热。

    符合国标中热箱空气自然对流要求。

    热箱采用电加热管并加装风扇强制进行热循环散热。不符合电暖气加热和热箱空气自然流动的要求。

    2

    在环境套层中加装热风幕加热,空调机

    提供制冷,环境温度均衡、稳定。

    在环境中加装普通空调控温,整个环境温差大,精度低。更无法实现系统标定(确定M1和M2)时对环境温度调控的要求。

    3

    我公司技术力量雄厚,产品技术开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,使用最适合的材料,制造最优质的设备,该设备的系统保温材料选用EPS板。保温性能能够长期稳定不变,使用耐久。不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,而且制造了性能稳定的设备。

    系统保温材料使用PUR板。保温性能随时间变化,耐久性极差。

    4

    采用工业过程控制计算机。

    普通电脑。

    5

    系统控制软件系公司软件工程师编制,其原程序代码为公司所有,可为今后系统软件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持,无后顾之优。

    系统控制软件系请外单位人员编制,无法掌握原程序代码,以后系统的软件升级存在隐患。